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心灵驿站 > 心理圈

心灵驿站

    人际交往:“三我”之间的交往

    作者:心理     发布时间:2013-10-30 点击数:574

    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正常健康成长。人际沟通分析学(简称TA)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它的基础部分可以成为帮助改善人际关系、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心理学自助理论。

    每个人都有三种“自我状态”

    人际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三种自我状态组成: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其中每一种自我状态都包括完整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人们各自的“三我”之间的交往。

     “三我”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父母自我状态,指我们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那里拷贝来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父母自我状态又分为: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和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顾名思义,一个人处于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的时候,与人交往常常会表现出教育、批评、教训、控制的一面;而处于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的时候,人与人交往时则常常会表现出温暖、关怀、安慰、鼓励的一面。

     人际交往中,喜欢教训别人的人,常运用的就是自己的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而无微不至地关心别人的人,则常常处于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

     二是儿童自我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带着一个小小的儿童,当一个人以儿童自我状态与人交往时,他的情感、思考和行为表现等就会表现得像孩子一样。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

     处于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听话、服从、讨好、友爱,内心常常充满自责、担心、焦虑和自罪;而处于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的人则往往表现为活泼、冲动、天真、自发行动、贪玩、富于表情、爱憎分明等,像以自我为中心的婴儿一样追求快感并能充分表达自我的感情。 

    三是成人自我状态,一个人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时,其思想、行为和情感都指向于此时此地,具体表现为理性、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

     

    每一种自我状态都有其适应性,也都有其不适应之处,因此并不存在好坏之分。事实上,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每个自我状态都是必需的——我们需要成人自我状态来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帮助我们过一种有效率的生活;要融入社会时,我们既需要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提供规范,以便遵守伦理底线,也需要营养型父母自我状态帮助我们去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是我们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而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所包含的自发性、创造力和直觉能力,则是学业和工作成就的基础。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8 上海市敬业中学 ICP15052465
    地址:上海市蓬莱路345号  电话:021-63685200

    beian.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0号
    域名:jy.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敬业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2106;累计访问人数:49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