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高二博雅班的三位学生,冒着时而声势浩大、时而淅淅沥沥的雨,先后来到了位于福州路的笔墨博物馆和蒙自路的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同学们首先探访的是2008年开馆的笔墨博物馆。博物馆的门面并不大,一楼以售卖笔墨为主,二楼为展厅。笔墨博物馆的周奇岚老师已早早在展厅等候同学们了,在她的安排下大家先自由观赏了馆内的毛笔、墨锭以及书法作品,体会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接着,大家向周老师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她诚恳又耐心地一一作了回答。经了解,笔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狼毫长锋对笔”,它是由一位工厂退休老师傅制成。笔上的长毛是老师傅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开始收集的,均是北方野生黄鼠狼尾巴上的长毛,罕见程度几乎是每几只黄鼠狼身上才会有一根。
正是这一点一滴随着岁月累积起来的“对笔”,花费老师傅毕生心血,化作浓厚的情谊,在开馆当日赠予此馆。在此之前谁也不曾料,镇馆之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达官的名作,谁也不曾料,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傅,他的情谊、贡献如此伟大,令人感慨万分。
此外,周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几位文人墨客定制墨锭时戏剧性的小故事。
离开笔墨博物馆,同学们立刻前往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博物馆于2017年5月正式开馆,占地面积庞大,建筑设计新颖,各国国旗在馆外的空中飘扬,颇有世博会2010年的风范。
世博馆内环境整洁,清凉适宜,灯光互相映衬,将感观推向了极致。馆内分别设置了八个展馆(八个主题)。它们风格迥异,正如博物馆的戴晓俐老师所说:“世博会博物馆并没有定下哪个才是镇馆之宝。”它的每一个产品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和意义,它们的影响力不仅是产品本身,更多的是对人类未来的促进,以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融合、学习。
“在这里,你能了解到冰淇淋,蒸汽机车,摩天轮,电灯和世博会的关系;还可以知晓太空针,富勒球,埃菲尔铁塔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你还能在4D影厅与外星人一起穿越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
最后,引用“世博会博物馆”星空板上的一句名言:
“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本次的“进馆有益”课题研究活动就是倡导高中生走出校园,走进展馆,不埋头死磕眼下书本的内容,而是利用空闲时间,关心优秀传统文化,畅想超前发展,从身边的博物馆走起,用思考的眼光看世界,展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