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专题教育

自然的智慧

作者:团委     发布时间:2013-4-8 点击数:691

    上周五学校开展了由费循蛟老师主讲的《自然的智慧》讲座。费老师生动地向同学们讲述了现代仿生学研究的一些新课题。

    在很多同学的印象中,仿生无非是造船模仿鸭子,声纳模仿蝙蝠,潜艇模仿鲸鱼。这些都是在初中课本里提到过的,不足为奇。

    老师首先让我们看了一段关于莲叶的视频:池塘里的水珠扬起,才沾上绿伞却又纷纷落下。莲叶之所以不会被打湿完全是由于它的构造特殊: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片表面分布着无数直径5-10微米的细小突起,突起上端被一层纳米级的蜡质结晶覆盖着。这层结构减小了水珠与莲叶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接触角,从而提高了叶片的疏水性,使水珠带着叶片表面的灰尘一起滚落,而植物本身却不打湿。

    我们能够通过仿制这层奇妙的结构,研制出既防水又能自净的建筑涂料,又或是能不沾水的靴子。通过模仿莲叶,在很多方面上能为生活提供便利,节省清洗的人力物力。

    在中亚的沙漠里生活一种甲虫,它们每天唯一的淡水来源是身体上凝结的水蒸汽。在旁人赞叹这种小东西生命力的顽强时,科学家们却注意到它用来吸附水蒸气的身体结构。也许这层结构能使难民帐篷具备收集淡水的能力。

    即使是人类自身的大腿骨,也曾成为埃菲尔铁塔钢筋结构的灵感来源。

    从这些事例我们能看出,丰富的想象能力是新发明的萌芽。大自然既然已经为我们创造了这些巧夺天工的结构,就需要一双具有洞察力的眼睛去发现它们。这样,自然的智慧才能被真正体现,被发挥到极致。这次讲座向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生命科学的窗户,激发了兴趣的同时,也鼓励了我们敢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8 上海市敬业中学 ICP15052465
地址:上海市蓬莱路345号  电话:021-63685200

beian.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0号
域名:jy.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敬业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627;累计访问人数:5020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