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风采展示 > 教师天地

我们班的“F4”

作者:李珍     发布时间:2006-1-12 点击数:1427

我们班的“F4

——对班级“小团体”的个案研究

  李珍

一、              个案概述:

1、  基本情况:新班级组建半个学期以后,班级内便产生了一个“小团体”。

小团体成员:小徐、小赵、小王、小陆四个男生。在班级座次中是前后左右邻居。

2、  表现症状:

四个男孩整天形影不离,或者在教室内打打闹闹、聊天说笑,或者课下在操场上打篮球。下课、放学以后他们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打篮球、逛马路、打游戏、小聚餐等方面。

有一天,负责当天劳动的班干部来告状说,小徐同学没有做值日,一放学就不见了踪影,后来类似的行为如迟到、不穿校服等在四个人身上不断出现。

班干部指出,四位同学在对待班级活动方面非常消极,四个人要么一块儿参与,要么一块儿弃权,采取了无所谓的态度;任课老师反映他们在课堂上废话太多,作业缺交,质量也不高,甚至在课堂上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敢于出言顶撞。

④四个人无形之中在引导班级的“时尚潮流”。开口娱乐时尚、明星潮流,闭口足球篮球、电脑游戏。非常崇拜明星“F4”,四个人的头发也愈来愈长,班里的同学把他们笑称为“F4”。

3、  这个小团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班风、学风方面:四个人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班级部分同学的利益,四个人参与班级活动的态度,课堂上的表现及盲目的追星赶时髦对班风、学风的建设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个别意志薄弱的同学甚至已经被吸引在了他们的周围。

②对个人性格发展方面:由于看待事物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他们敢于作出一些集体违规的、出格的行为,像留长发、逃避值日、迟到、不交作业、顶撞老师等等,这些现象在他们的眼里不耻反荣,成了出风头的“光彩”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③对个人学习方面:在这个小团体范围里,学习反而成了副业,他们寻找到了代替学习的、在他们看来更有意义的其他活动,这对于处在正当读书的黄金年龄段的他们,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二、              展开研究:

1)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利用课堂、课间、放学后以及节假日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每周多次的观察。

②调查法:对小团体成员的家长、周围的同学、以前的朋友进行专访,了解他们以前和现在的行为表现、性格特征。

③个别谈话法:与小团体成员分别或共同进行交流、了解、引导。

2)收集资料

*         小徐: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照顾读完初中,现跟父亲生活,由于父亲工作繁忙,生活基本自理,家庭经济条件尚可。性格执拗,头脑极灵活,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散漫,在初中就是令班主任极为头疼的学生类型。

*         小赵:在初中曾经一度表现不错,成绩优异,并担任中队长,入高中来,各方面表现平平,在选拔班干部时未得到同学们认可,故现在班级内未担任任何职务。家庭父母期望值很高,自尊心极强。

*         小王:成绩属于中上,平时不爱表现,也不太惹事生非,但待事消极。

*         小陆:学习基础偏差,属于学校扩招生,家境优越,性格偏内向,做事不太有主见,贪玩心很重,通过玩乐结交朋友,学习方面不思进取。

三、              分析与诊治

1、  这个小团体形成的原因。

1)  外因:

座次原因:进入全新的环境——高中以来,在安排座位的时候四个同学被排在了一起,这给他们以后形成这样一个小团体提供了客观环境;

②外界的不良干扰:他们的性格里面不约而同地体现出贪图享乐和追求虚荣、耍酷、求刺激的成分,与时下的一些青春偶像剧(如《流行花园》)、“哈韩”“哈日”风等不无关联,其中并不适合于中学生的的一些仪表、言行甚至是一些流行词汇,成了他们模仿和追逐的对象。这对于辨别能力不是很强、人生观、世界观并不完善的的他们来说是一种负强化剂,并且对学校的一些行为规范的实行和班级的日常管理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③家庭教育的缺陷:四个人的家庭背景尽管各不相同,但四个同学的家长对他们的心理的关注都比较少,缺乏交流,关心仅仅停留在了生活的照顾和学习成绩的要求上面,管理方式比较简单,而且通常只有要求没有措施。

2)  内因:

①心理落差:四个人在新的环境中都未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曾经一直表现不错的小赵心理有了落差,容易跟其他三位本来对待学习消极的同学一下子距离拉近。

②从众心理:进入新的环境中,不少人心理上会有一种不适应感,小王和小陆便是这样。平时不爱表现的小王和缺乏主见的小陆对小团体有一种很强的依赖感,一些违规行为的出现完全是一种从众心理。

③兴趣相投:他们共同的爱好是追逐时尚潮流和热爱体育运动,在学习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感兴趣,且排斥、取笑学习刻苦、表演出色的同学,不欣赏别人靠努力得来的成果。赢得友谊的方式仅仅停留在玩乐的表面。

  四、矫正措施:

1)瓦解心理防线:他们自成一体,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有一种排斥感。首先我通过有效的谈话方式,寻找与他们的共同语言,加强与小团体成员的沟通以消除隔阂,逐渐走进这个小团体内部。

2)挖掘消极团体中的积极力量,化消极为积极:通过逐步的了解和观察,我发现小王和小赵同学在学习方面基础不差,上进心也并未泯灭,每次的考试成绩仍很在意,只是四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作出一副不热爱学习的样子而已,于是委任他们做了课代表,给他们施加一个学习的外部压力;小徐同学喜欢运动项目,于是在班级有重大比赛的时候,都动员他积极参加;小陆同学虽然学习基础最差,但是他酷爱漫画,在绘漫画方面的天赋班级内无人能及,于是包揽了班级内外与之相关的活动。

3)用班集体的舆论敦促其往正方向发展:通过班会和半月谈的形式,班级内部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我的规划我做主”、“我爱我家”、“给家长的一封信”、“我心目中的好学生”等等,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提升学生明辨是非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利己主义和自由散漫在集体的舆论中失去发展的空间。

4)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与四位同学的家长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一开始家长得知情况后的反映比较一致,也比较武断,他们都觉得是其他三个男孩带坏了自己的孩子,坚决反对四个人来往。经过耐心工作后,家长才理解问题的本身并不在于四个人是否在一块儿,而在于四个人在一起做什么、想什么、自己给对方带来了些什么,同时家长们也意识到对于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不了解,并愿意做到经常与孩子交流,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予支持。

5)创建合作学习环境:要消除这个小团体是不可能的,为了弱化他们之间的胶着状态,我调开了他们的座位。通过谈心让他们挖掘对自己这个小团体的弊端的认识看到其他成员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发展带来的弊端和优势。并分别建立他们在学习上的信心,设定自我奋斗目标。鼓励他们之中基础好的小赵、小王同学正视自己的实力,敢于挑战其他成绩优异的同学;鼓励极有天赋的小徐同学端正态度、调整状态;鼓励成绩差的小陆同学奋起直追,勤于请教,不甘落后,使他们内部形成一种合作竞争的氛围。这一方面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到当前的主要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理智地看待真正的友谊所建立的基础:那就是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决不是简单地吃喝玩乐。

五、成效初现:

²        经过这些措施的调整,他们之间的胶腻状态有了冷却,呈现在老师们同学们面前的他们似乎成熟了一些,不再纠缠于时髦的表面,偶尔也为某个题目争个面红耳赤。

²        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小赵、小王、小徐分别考了班级的第11名、第16名和第27名,从不及格的小陆也有三门功课及格了;他们四个人同时报名参加了课外英语辅导班;三个人每周轮流帮助小陆补习数学;

²        上届学校运动会,四位同学同时报了项目,小徐和小王同学在1000米比赛中不小心摔倒擦伤,两位同学毫无怨言;在主题班会活动中,四位同学成了表演节目的主力;小徐同学在排球方面表现出色,胜任了学校排球比赛的裁判;在文化广场重大活动中,小陆担负了漫画展台的总绘制工作,在展出的当天竟有小朋友要出钱购买他所画的漫画;

²        现在同学们仍然喜欢叫他们“F4”,但此时意味已经不同……

六、反省与思考:

在处理这一案例的过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1)班级内产生“小团体”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不可怕,因为消极作用与积极作用是伴随而生的,散漫与凝聚力也是相对的。

2)要消除班级内的小团体是不太可能的,这只会让他们“团结”得更紧密,因此只能引导和改善,而最终效果如何,往往决定于我们看待他们的眼光。

3)在引导和改善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一个教育家说过,一个人在学校里面所受到的教育,跟他上学放学路上所受到的教育相比,后者的影响更加大、更加深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位学生,承认并合理利用学生小团体的有利因素,才能使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点击浏览该文件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8 上海市敬业中学 ICP15052465
地址:上海市蓬莱路345号  电话:021-63685200

beian.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0号
域名:jy.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敬业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439;累计访问人数:48697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