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聚焦

黄浦区教育人才培养和激励行动计划

作者:黄教〔2019〕30号     发布时间:2019-9-22 点击数:214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结合黄浦区域实际,特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为示范标杆,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充分结合黄浦当前教育人才情况,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同时营造更加优越的从教环境,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学校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学校作为用人主体的积极性。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规划、引导、支持作用。

坚持政策激励与间接激励相协调。经过可行性研究后,在政策、体制、机制上力争突破,对学校在教育人才培养中予以一定支持,以间接的政策扶持带动学校强化教育人才培养培育。

坚持广泛覆盖与精准支持相并重。对学校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和学段中甚至是系统中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共同根源,突出精准化的解决途径,提高解决方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行动目标

逐步优化区域教育人才引进、保障、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区域教育岗位吸引力,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促进教师队伍规模、结构和质量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

建立系统、科学、完备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满足新时代教育内涵式发展新需求,建成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师德师风高尚、专业水平高超、终身发展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海派名师、名校长。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培养优秀教师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以“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为核心,以“教书育人、规范从教”为重点,通过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协同师德师风推进机制等途径,创新具有海派特点、黄浦特色的师德师风涵养模式,培树一批身边的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打造“环校园周边”的师德师风实践圈,从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激励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支持优秀人才引进

 为满足局属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辟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由用人单位认定通过后,实行一事一议,办理引进手续。优秀人才的范围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校长、教师;副省级城市以上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高层次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等称号获得者;国家级名校长、名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特级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的成果主持人;在学科、教学、教研等专业领域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全国或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优秀人才。

 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坚持以德才兼备、能力突出、业绩出色、业内认可为标准。入编引进的人才应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的工作协议。用人单位在分配制度改革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照重实绩、重贡献、重岗位的分配原则,进一步加大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专业人才倾斜的力度,营造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环境。

3、优化教师培养机制

提供事业发展平台,优化“教师研训”机制,引领教师不断提升。在优秀人才培养过程中,邀请全国和市级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专业培训,并实行跨界学习的模式,引入其他行业的精英人才,以拓展视野、破除思维定势,使优秀人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教育的育人价值,丰富育人载体和手段。

 区教育局及用人单位建立相应的制度,大力实施优秀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鼓励各层次的优秀人才在课题研究、课程建设、带教青年教师等方面开展项目申报。日常管理中,做好区内专家库建设,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黄浦教育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梯队。

4、深化工作室引领辐射

遵循“出经验,出成效,出人才”的思想,积极探索导师主导下的团队负责人制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使工作室成为尖端人才(导师)和高端人才(学员)成长的摇篮,通过师徒教学相长达到共赢。通过工作室平台,导师要努力成为市级乃至全国有声望的高级专家,学员要努力成为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高端人才。

区“双名工作室”,为期三年一轮,给予专项工作经费。倡导工作室导师以学科为纽带,通过完善“双名工作室”导师的遴选、学员的选拔和团队的组建,为教育高端人才开展业务传承、教学研修、教研攻关、教学技能创新和带徒传教等创造条件。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为导师、学员的科研、进修、申报课题等提供便利,促进成熟教师、优秀校(园)长专业成长。

(二)积极探索激励机制,服务教育人才

1、鼓励教师学历提升

全面提升我区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提升实施奖励。以公办学校在职教师为对象,在与聘任学校签订服务承诺协议,承诺在区域内学校服务满一定年限的基础上,参加专业对口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习并取得学历毕业证或学位证书的,可根据相关规定报销一定比例的学费。

2、试行学术休假制度

区“双名工作室”导师、市“双名工程”的“高峰计划””成员、“攻关计划”主持人试行“学术休假”制度。三年任期内,有市级以上课题,在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可向学校申请一段时间的学术休假,以利导师在学术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和提高,潜下心来专门从事学术交流、培训或著书立说等纯粹的学术活动,有效提高学术水平。享受学术休假期间,校内的各项待遇保持不变。结束学术休假须提交学术休假总结报告。

3、实施教育人才专项奖励

为有效凝聚黄浦教育的中坚骨干力量,设立教育人才奖励专项,自2019年起,对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区双名工作室”导师、区学科带头人和区骨干教师每年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按完成项目、任务及创新成果,以及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等情况,进行跟踪和评定;针对其本职工作之外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和项目,由相应的管理机构专门进行考核。

4、提供人才公寓等生活服务保障

针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或省级及以上师范类院校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或在校期间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大学生或优秀毕业生的本科毕业生,可按黄浦区人才公寓相关政策规定给予保障。

根据教育优秀人才安居需求,争取相应的人才公寓配租供应,有效解决教育人才入职黄浦的过渡性居住困难。依托区级层面酒店式人才公寓的申请租赁,满足教育人才就近、便捷、低成本的居住需求。同时,探索建立租房补贴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提高区域对教育人才的吸引力和对教育发展的高保障。

充分整合区内高端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完善以“万人计划”入选人员、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为主的教育高层次人才的医疗绿色通道机制,在专家特需门诊、普通门急诊以及健康体检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扩大医疗服务绿色通道惠及面。优秀教育人才子女入学可按规定优先在黄浦区就读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同时,积极整合各类文化和生活方面资源,为教育人才提供适时关心和生活便利。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区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区教育局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快制订本行动计划相关政策的配套细则,有效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加强调研,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合力破解难点、堵点,切实推动区域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二)强化经费保障

区教育局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积极争取区财政支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尊师重教的氛围营造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持续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加强优秀教师事迹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8 上海市敬业中学 ICP15052465
地址:上海市蓬莱路345号  电话:021-63685200

beian.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0号
域名:jy.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敬业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1642;累计访问人数:4918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