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最美敬业 > 征文

翁校长激励我读书成才(74届2班 岑毅)

作者:74届2班 岑毅     发布时间:2019-1-15 点击数:8997

 

2018年12月16日,我应邀早早赶到上海市苗江路800号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汽荣威儿童艺术中心),参加9时30分举行的“海上名庠·岁月典范”——上海市敬业中学建校270周年庆典,这是上海市建校历史最悠久的一次校庆活动。在庆典活动现场放映的敬业历史专题片中、在翻开的画册《海上名庠·岁月典范》内,在与会各界领导和师生交流发言口碑中,解放以来敬业中学翁曙冠老校长的亲切形象一次次叠映在我的眼前。下午,大型敬业校庆活动结束,拍完集体照的同学们余兴未减,来到阔别43年的黄浦区(原南市区)尚文路73号母校——敬业中学校区。在这间接待74届、75届校友的210教室,我们74届2班同学相聚,畅谈在校读书的一个个故事细节,深切怀念翁校长对我们教育和培养之恩。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岁月虽斑驳了我的双鬓,但翁校长教育、激励我读书成才的往事一幕幕清晰地呈现脑海。

记得1971年,我从当时上海市南市区四牌楼路小学转入敬业中学读书,担任74届2班班长,此时翁校长因受到文化大革命不公平待遇,被解除职务,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初中的四年里,戴深度近视眼镜、脸上永远带着慈祥微笑、极具文化气质和人格魅力的他,把每一节语文课都上得生动、有趣、出彩,成为我们最喜欢、最享受、最期待的课。他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要学好语文等文科知识,积累语文功底,特别要打好写作的基本功,今后可以发挥笔杆子作用,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除了在校授课与学生互动,翁校长还多次深入当时南市区豫园街道“下只角”棚户区学生家走访。他走进我家仅8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了解到我两岁时父亲因错案去外地改造多年,母亲一人上班并拉扯我和弟弟,由于营养不良,我患上“胸腰椎软骨畸形症”的家庭和人生境遇后,紧紧握着我的手鼓励说:“岑毅,你一定要好好读书,走读书成才的路,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同时,他鼓励我当好班长,并发挥班级骨干的作用,做好同学的政治思想工作,尤其是“一帮一”、“一对红”。翁校长这一席热情鼓励的话语,犹如一股无形的力量注入我的脊梁,让我挺直瘦弱的腰杆,默默奋发朝着他启示、指引的读书成才目标风雨无阻地一步步迈进。

从此,我一方面在各门功课学习上下苦功夫,取得优良成绩,特别是语文(写作)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全班第一;另一方面,我和班级骨干协力做同学(“皮大王”)思想工作,营造了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保持2班总体成绩在同届各班级中名列前茅。

我班同学在四年学习生涯中,与德高望重、和蔼可亲的翁校长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可以说,翁校长的言传身教和教育思想已深深植入我们心灵深处,他更培育、形成了我们读书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学和家长都亲切地称呼他——“翁老师”。

1975年初,我学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在国企干车工技术活、厂工会宣传工作人员。我铭记翁校长“走读书成才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谆谆教诲,利用业余时间和双休日,坚持读书求知、明理,以知识充实和完善自我。1982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热潮兴起后,我积极投入其间,每天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在厂值班室、在图书馆、在职工书评组、在夜校……我像饿汉扑向面包,发奋读书。每当夜深人静,在我家8平方米小阁楼的柔和灯光下,在书敞开的世界中,我“贪婪”地在书中寻觅知识,伏案读书累得难受,就斜躺在床上继续钻研;腰椎骨酸疼了,用拳头敲几下;胸口沉闷了,面对窗外的风作几回深呼吸;手写得麻木了,稍稍活动筋骨继续作战。近10年拼搏,我从补政治、补文化、补技术起步,获“三补”合格证书,并补上了高中毕业文凭,中文大专毕业,进而获得了中央党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文凭。还通过全国统考,成为助理经济师和政工师。知识阶梯的攀登,让我感受“求知过程本身也成为快乐与幸福的来源之一”。

我还从市读书活动推荐的“三史”书籍中,找到了人生坐标,向单位党组织递交了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申请。我默默地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始终没有停止信念、信仰追求的脚步,1990年终于实现了入党愿望。

1991年岁末,我因爬窗为二楼邻居拿钥匙,不慎从5米高空坠落,导致爆裂性颈椎骨折,生命垂危。经医生全力抢救,我闯过了头部被缝17针、上半身裹“石膏”的难关,终于从死亡恶梦中苏醒。出院回家后,我苦练读书写作。一次,我为了写一篇读书论文,硬是从床上撑起,妻子搀扶我一步步挨到写字台,咫尺之遥,竟气喘吁吁,虚汗淋漓。坐下读书写作时,常常是书本拿住了,掉下来,掉下来,再去拿;写字也犹如在黑暗中摸索,不是字迹歪歪斜斜,就是把笔尖弄坏,论文完成获奖后,我瘫倒在床上发高烧三十九度几天不退,不久,我终于卸下“石膏”,很快康复上班。一位骨科专家称赞我以书为良药,创造了中外相同病例史上战胜死神和瘫痪的奇迹。

也许是机遇偏向于读书成才者。1993年,我通过浦东新区大型人才交流活动,被浦东公交总公司招聘为行政干部。之后,又调入《浦东新区周报》(《浦东时报》前身)、《浦东开发》杂志社,先后担任记者、经济新闻部负责人、总编辑助理兼采访部主任,并取得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的期刊主编资质证书。在快节奏的浦东开发新闻工作实践中,我读了不少新闻采编工作书籍,学以致用,撰写发表了大量报道,有的获浦东开发开放好新闻奖、新闻创新奖,采编的《加入世贸组织,保险业走向成熟》一组四篇文章全部被2002年第4期《新华文摘》转载。

1995年12月28日,在上海开埠以来首次全市性以读书为主题的文化节日——’95上海首届读书节闭幕仪式上,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在为我颁发第一届“上海十大读书明星”奖牌时,祝贺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最令我难忘的是:1997年2月15日傍晚,我应邀参加在海鸥饭店召开的1996年上海市劳动模范春节座谈会,手捧鲜花的我与市领导和各条线先进、劳模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这是我有生以来接受党和政府的最高政治待遇,不禁心花怒放倍感幸福。会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时任上海市长徐匡迪在我的“上海十大读书明星”荣誉证书上签名勉励。到会的中华全总副主席腾一龙为我题词 “知识就是力量”。第二天,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市领导黄菊、徐匡迪与先进人物包起帆、朱志豪和我亲切会面的照片。至今,我的纪念册已珍藏20多位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全国总工会和市总工会领导的题词勉励。

2004年5月,调入浦东新区建交委担任党建、政研会专职副秘书长,兼上海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政研会特约研究员、市党建课题评审专家。我在市读书活动推荐书籍的基础上,依据职业需求,拓宽读书范畴,内容涉及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社会治理、智慧城市、思想政治工作、社区管理、企业文化等,通过学习、研究和践行党的科学理论,完成了50多个高难度课题,其成果在浦东、上海和全国获奖,或发表《支部生活》等市级刊物。还编写了《浦东一日》、《现代企业文化100招》等由上海出版社公开发行的书籍,编辑《2016年上海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案例汇编》,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2004年7月,我被安排到浦东世博办挑宣传大梁,日夜扑在世博宣传上,通过境内外媒体渠道,营造世博舆论氛围。同时,自编《现代市民与上海世博会》等教材讲课,听众逾万人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倒计时1000天,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赛泰斯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大厅作世博主题演讲结束后,在市领导周汉民的介绍下,他在我小册子上欣然签下自己的英文大名。这成为我读书人生中世界级宝贵记忆。面对读书改变命运,一位爱才的领导点评我:“你幸福感最强,因为你读书追求与职业追求相一致。”

2010年2月26日,敬业中学举办了翁曙冠老校长九十华诞喜庆活动,我班许多同学都兴高采烈地参加,我即兴朗诵了自创诗《相聚》,同学们向老校长赠送了冬虫夏草滋补品,祝他健康长寿。临别时,翁校长听了我离校后工作的情况汇报后说:“岑毅,你要继续发挥好笔杆子的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1月22日翁校长因病离世。在龙华殡仪馆举行的翁曙冠老校长追悼会上,我和许多同学从四面八方赶至灵堂大厅,敬献花篮花圈,并向翁校长遗体深深地鞠躬道别。翁校长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激励我读书成才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在人生路上读书前行。

2016年8月,我被查出患有胸主动脉血管瘤最大直径65.7mm,随时危及生命,亟需接受5根支架放置手术。入住中山医院后,我在每天接受验血、摄片、B超等各类全身检查的间隙,躺在病床上,为了便于右手拿书阅读写作,我让护士把每天吊盐水的静脉针都扎左手,使之受尽皮肉之苦。我还在病床上安放了“懒人桌”,依托它每天读书写作。十天间,完成了《〈幸福论〉催开我生命之花》散文初稿,这坚定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心。一位病友家属见我床边、座椅都摆放着书籍和文稿,幽默地说:“你把病房当书房。”一席话引来病友的笑声。经历一场3个多小时全身麻醉下胸主动脉大血管瘤高难度的手术,“拆”下了这颗被医学界定为潜估人体内随时会破裂的“不定时炸弹”,医学专家说,“这创造了相同病例史上保命且没有截瘫的奇迹!”我跨过第二道生命之“坎”,也许又是知识力量所产生的精神抗体和现代医疗条件、能力完美融合之缘。出院不久,《<幸福论>催开我生命之花》获得2016年第十届上海读书节“那些年,我们读过的书”上海读书故事征文大赛一等奖。2017年进入作家群体。

如今,我回报社会,通过赠送学习资料、上门辅导、介绍自学方法等形式,帮助社会上70多名青年取得了初、高中文凭,有的考入了大学。我担任市家庭读书活动示范户报告团副团长期间,讲述自己和家庭读书活动的故事,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我与女儿在上海图书馆与全国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标杆张海迪读书交流,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读书活动;我家代表“十佳上海家庭”,向全市家庭发出创建“五好文明家庭”的倡议,并带头参加社会志愿者服务、公益募捐、帮助困难群众等活动;我策划开展黄浦区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与南码头路街道图书馆“跨浦江读书系列活动”,加强了浦江两岸读书爱好者的联动;作为上海电视台《新闻坊》市民评论员,点评社会现象,引导市民知书达理、明辨是非。

改革开放40个年华,我共读完了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文学、历史、心理学等各类书籍5200余册,撰写了2100余篇随笔、散文、论文、书评、演讲等体裁文章;获得上海十大读书明星、市读书成才奖、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优秀个人、全国职工和全国青年自学活动先进个人等20多项荣誉。

多年来,每当我走上读书成才荣誉领奖台、作为客座教授在大学讲课和以党建和写作辅导服务基层时,总会想起恩师翁校长对我的谆谆教诲,这使我终生受益。

其实,在翁校长的启蒙和激励下,班级中有不少同学走上社会后,成长为多个领域、多个岗位的人才。副班长叶碧筠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外高桥造船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副班长范潮雄立足本职、学以致用,成为上海锦江出租汽车公司友谊车队五星级驾驶员,多次被评为行业先进个人;班干部范美英成为企业管理干部;读书佼佼者茅华先后担任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科长、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剑民成长为上钢新村街道派出所警长;郭文强经过军营生活的磨练入党,并成为文武双全的能人;唐榴荣、张晓敏、戴文蔚、徐国蓓、钱美琴、殷秀琴、朱金刚、许永福等同学成为乐做好事的“热心人”。

由此我意识到,知识提供了幸福的一种条件,知识作为力量,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它乃是自强不息的主因。诚如翁校长所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更领略到,在翁校长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学生越是去开拓知识视野的深度和广度,由此产生的快乐也越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

5a36c188d7105ade047c5d9ecb4ff68.jpg

d522149a867a82a437795a1c66d5756.jpg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当前在线人数:13096;累计访问人数:19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