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校长离开我们快4 年了,这位我们的长辈、恩师、领导、亲密的朋友,他的英容笑貌时常涌现在我们眼前。
还记得早在1949年暑假第一次见到翁校长的情景,当时陈云涛与他作为解放后上海军管会的代表,来接管敬业中学。他身穿军装,很清秀。陈云涛任校长,翁时任教导主任。翌年他任校长。作为国民党上海市的一所“模范中学”,敬业中学既有一大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也混杂着一些国民党遗留势力。当时翁校长年仅29岁,他配合陈云涛校长,依靠了地下党和校内师生中的进步势力,很快地把学校带上正规的道路。这个情景至今已快70 个年头了。在他到敬业后的66年中,我们一直与翁校长保持着联系。在长期与翁校长的交往中,使我们共同感受到的是:
(一)热爱教育事业,任劳任怨,把毕生的主要的精力贡献给了教育事业。
2011年春天的某日下午,我们到华东医院探望校长,当时他已离休后住在高干病房,聆听到他青年时期的回忆:“16岁时在家乡城镇西园小学作为代课老师踏上讲台,抗日时期在大后方重庆附近的荣昌县仁义镇亲仁中学当校长,抗日胜利后回到上海,在浦东三林中学等校担任过教师、教导主任、校长,并和进步知识青年一起,赤手空拳地办过职业学校、夜校、补习班,帮助失学青年、青年学徒、年青无业女子,用进步思想感化他们,以社会所需的技能武装他们,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解放后他在敬业中学一待就是35年,文革后调到上海市教育局任副局长,仍兼任敬业校长3年,38年一直坚持教育岗位。
在文革前与文革中,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翁校长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如既往地坚守教育岗位,任劳、任怨、勤恳地工作。
他63岁后调到民盟上海市委,担任副主委兼秘书长、主持民盟上海市委的日常工作。段蕙芬时任民盟上海市教委直属支部主任委员,他积极支持该支部的创建,因工作关系,段蕙芬时常有与他有联系。他是民盟中央第五、第六、第七届常务委员,他为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为坚持党的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直到75岁才离休。
在民盟工作期间,他仍然兼任敬业名誉校长,关心敬业的发展。
(二)坚持三个 “全面”即德智体全面发展、文理课全面提高、各学科及各部门间全面协作的办学思想。
全面发展的思想翁校长在敬业38年办校中非常突出,并且有他独到之处。记得早在1956年翁校长在文汇报上发表了美育教育的文章,并在民盟市委举办的讲座上讲过这个专题,阐述美学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翁校长积极倡导支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绘画组、话剧队、歌咏队、管弦乐团、游泳队、环城长跑队,还有各种科技小组建立并坚持多年。这些队员后来成了拥有100名之多的美术工作者,其中一批有名的画家。还有电视台著名播音员、国家一级话剧演员、各种乐器的演奏家,以及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专家、著名的医生、教师等。
翁校长一直重视德育教育,重视组建德育队伍,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政治教师,他们后来都成了上海市各校党政领导骨干。他依靠党团组织,做好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上旬,他本人每周周一校会上,亲自为全校师生讲解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敬业校风和青年人的行为规范,受到很多同学们的欢迎。还记得其中一次他讲题是不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校长举了国内外的正反事例,告诫我们要言行一致,少讲空话,少讲大话,多做实事。他的话语已经70年了,至今我们记忆犹新。这是一种敬业精神、敬业校风、敬业文明。
解放初期敬业中学被公认为沪南区(包括当时的南市、卢湾、嵩山3个区)的民主堡垒。在社会改造、抗美援朝、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的参军、参干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在三次参加军事干校的运动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们投笔从戎,建设现代化的国防,献出他们的青春。这些同学二十年后,有的成了将军、总后勤部部长、中国民航局局长、军事院校党委书记、气象学院教授、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专家等。
(三) 关爱他人,帮助解决师生员工实际困难,这是翁校长突出的品德。
他非常关爱学生、关爱老师、关爱学校的员工、关心他周围的同事。翁校长有一个很大的本领,能记住所有与他共事过的老师、同事的名字,他能记住近百个学生的姓名。老师、学生、员工遇到什么困难,无论是工作的、家庭的、生活的,凡去找他,只要能办到的,他总千方百计帮他们解决困难。有些学生在他的推荐下走上了满意的工作岗位,后来成了单位领导。他更关心弱势群体,54届甲班同学王又芈,北大物理系高才生,由于他受到反右不公正的待遇,身体与心理上受到打击,长期住在上海精神病院,翁校长得知消息托我们看望时为他送上一点水果、饮料、香烟。家属与院方得知后都非常感动。
(四)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是他为人风格
翁校长是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也是民主党派的知名人士,具有很高的威望,然而他却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没有架子,从不张扬。没有某些名校校长对内的那种霸气,对外的傲气。他善于团结、帮助知识分子,善于发挥老教师的骨干作用,又热情地培养、帮助青年教师,放手让他们锻炼成长。还记得他在上世纪50年代,曾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用科学理论指导帮助老师。在敬业教师中,出现了群星闪烁的局面。
(五)勤奋耕耘,硕果累累
翁校长在历届党支部的领导下,在多任副校长的协作下,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59 年敬业中学被市教育局定位第一批市重点中学。1963年,列为全市优先发展的13所中学之一。敬业为国家培养了科技、教育、文化、艺术、新闻等领域大批优秀人才。敬业工科毕业生成了上海市市政建设的骨干力量。在上海大变样的历史机遇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敬业中学为上海市教育系统输送了一大批领导干部与各个学科的业务骨干。单就上世纪50年代为例,敬业为筹建上海师院(上海师大前身)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陈云涛校长负者筹建上海师院,担任师院党委书记。数学老师李月波、政治老师蔡之琦、体育老师吴旻,以及敬业的食堂负责人、理发师都参加上海师院的筹建工作,后来他们成了学院的教学与管理的骨干力量。骆泽民老师调离敬业后,筹建上海市教科所,担任所长。为上海市教育与教学科研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慰祖老师调任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教授,成了知名的二胡演奏家、二胡教育家,培养了一批二胡演奏人才。端木新保老师(老师称她为小端木)调至南市区教师红专学院(现为黄浦区教育学院)担任院长。施际平老师调至上海市教育学院任教务长,钱四老师任麦伦中学(现继光中学)校长,周风老师任上海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端木新民老师任静安区某高级中学校长。孙西岩老师到水产学院任副教授,兼任上海气象学会秘书长,李哲寅老师任上海市委党校教授。还有一大批教师陆续调到黄埔区一些中学担任领导职务与各学科教学骨干。
翁校长以身作则所创导的作风影响了敬业的校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形成了敬业人特有的风格。我们也为自己是敬业人而骄傲与自豪。
翁校长离开我们了,但他儒雅的风貌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他的为人品格一直记在我们的心中!他所创导的敬业精神也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