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2日,上海市黄浦区钱君端历史工作室学员在导师的带领下,赴浙江姜山中学(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参加“聚焦课堂”——中科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课堂教学研讨会,该项活动是华东师范大学霍益萍教授、博导主持的《中国科协“科教合作”共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项目中的子项目:“聚焦课堂”——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执教能力培训,目的是通过“聚焦课堂”活动,落实教育部高中新课改精神,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满足学生多元智能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敬业中学历史教师郎宇飞与姜山中学、鄞州中学的四位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进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一课的教学。郎老师的教学得到华师大聂幼犁教授、特级教师孔繁刚的好评。该节课从大文明的视角、生命的价值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教学立意高。主要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1)教材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郎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根据文科班教学的特殊要求,本课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本节选修教材基础上,引导学生统整三本必修课程教材(必修一政治、必修二经济、必修三文化)中相关内容,全面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2)学生观,郎老师的教学在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上进行了有效探索。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辩证的、综合的分析能力,以及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架构新的知识,在新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能力;另一方面渗透生命意识,深刻领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形成积极的、进步的社会发展观。(3)史学观:由于教材编写、试用周期长,教材相对滞后于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滞后于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是常有的现象。郎老师用后冷战时期全球文明的视角,通过人类在对战争的反思基础上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措施,从战后六十余年人类政治、经济制度进步的角度,探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文明的巨大进步。课后,外省市老师称赞上海不愧是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处于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