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用本
作业应按照老师要求使用指定的簿本,不可顺手取用纸张甚至纸条代替作业本。每本作业本右上角须标明作业类型,如默写本、练笔本、剪报、整理归纳本等。
(二)字迹
字迹要清楚、端正、整齐。字体以正楷、行楷为准。要注意笔顺。不得信笔乱写
(三)题目
题目应写在首行的正中位置。以左右至少空出四字格为宜。如果题目太长或太短,则应合理安排:
1. 题目太长,可分作两行。如下式:
|
|
|
|
|
挽 |
起 |
千 |
秋 |
万 |
岁 |
的 |
传 |
统 |
, |
|
|
|
|
|
|
|
|
|
|
|
|
|
泪 |
花 |
光 |
芒 |
万 |
丈 |
|
|
|
|
|
|
|
|
2. 题目太短,两边多空出几个字,使之恰居正中。
3. 如果使用正副标题,副标题应写在正标题下面一行,并与正标题取得对称。样式如下:
|
|
|
|
|
你 |
为 |
什 |
么 |
会 |
感 |
到 |
愉 |
快 |
, |
|
|
|
|
|
|
|
|
|
|
|
从 |
生 |
理 |
学 |
观 |
点 |
谈 |
美 |
与 |
美 |
感 |
|
|
|
|
|
4. 如果是随堂练习,必须写明课题。每项练习应抄写练习要求(如默写、简答等),两项练习之间需空出一行。
(四)分段
必须注意分段。每段开头空两个字,普通作业本(横格本)中一行最末应酌情留一字的空格,不要写在边线上。
(五)标点
要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每个标点占一个字的位置,用在一行(或格)的下方。标点符号(除引号、书名号)不得用在一行的第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均占两格,省略号用六点(……)。
(六)修改符号
如需删节修改,不应乱涂乱划。方式如下:
1.删几个字。如:学习
2.删几行或几段,用括号把删除部分括起来,前面注明“删”字。如:删( )
3.补字。如:我们要完成作业。
一定
其他情况,也应当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必要时用文字予以说明。
(七)其他
1.每页均需留出边线和天头地脚。
2.一页如只写了前几行,则可间隔三行再写。
3.上次作业如果余下行数不多,新作业则应从下页写起。
4.写错的必须订正。
数学
1、先复习,后做作业:先通过整理课堂笔记、消化课堂学习内容、复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再完成作业。
2、作业书写要规范,步骤要完整,表达要有条理性、逻辑性,解答题要有结论。两题之间要空一行。
3、作业中要多思,提倡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鼓励学生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的解法。
4、合理使用计算器辅助完成作业,提倡学生作业中重视口算、心算和笔算,在提高运算能力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
5、作图要符合规范,要使用直尺作图,图中的字母和符号要标示清晰。
6、作业要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不抄袭作业,作业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7、对作业中的错误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订正,注重反思。
英语
1. 书面作业一律用水笔或圆珠笔书写。
2. 使用练习本时,划好边线,注明题次,日期写在右上角。两题之间空一行,题目与答案分行写。作文作业要求由任课教师自定。
3. 字母笔顺及连写正确,字迹端正、清楚、整齐,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和句子标点符号的要求。单词移行要符合移行规定。
4. 要求独立完成作业并按时上交。有错误要及时搞懂并订正。
物理
1、做物理作业的习惯要求
(1)、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改正一边看笔记一边做作业的不良习惯。
(2)、养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杜绝抄袭作业的现象。
2、作业本格式要求:每页作业纸分为 和 两部分, 的部分要求画出必要的物理图(力的示意图、运动过程图或者是图像等),其余 的部分用于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
3、作业解题过程规范要求
(1)养成作业书写工整、格式统一、页面整洁的习惯;。
(2)在解答计算题时,依照课本的例题规范和各类正规大型考试的要求,具体要求主要包括:
①、要有必要的文字描述(如:解题过程中,对已知或者需要求解的物理量,要作出一些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根据解题的需要,要作受力分析图,情景分析图等(作图要规范,要用铅笔和直尺或其他辅助绘图工具);
③、解题过程中,先根据所用物理原理、规律列出表达式,后根据本题写出该物理规律的具体表达式。
④、解方程或方程组;
⑤、数据代入(数据单位要求全部化成国际单位),计算相关的物理量,并写出单位;
⑥、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讨论。
⑦、提倡作业的“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和质疑讨论。
4、每次作业后要重视作业订正。
化学
一、配套联系册
(一)基本要求
姓名学号,首页写明;
课后练习,按时完成。
认真读题,书写端正;
错题订正,及时正确。
(二)问答题要求:
审题仔细,明确要求;
有问必答,解答切题;
根据现象,揭示本质;
化学反应,切勿写错。
(三)计算题要求:
有设有答,前后呼应;
有式有算,条理分明;
单位变换,步步分清;
有因有果,逻辑合理。
(四)实验要求:
实验前作好预习,明确步骤要求 ;
实验中仔细操作,如实记录现象;
实验后总结反思,完成实验报告。
二、纠错本:
试题分析,有错必纠;
抄题订正,反思错因;
纠错成正,明确原理;
经常翻阅,以防再错。
政治
1、字迹书写要清楚、端正,
2、作业要干净整洁,按时独立完成,
3、答主观题要做到:
(1)阅读材料审题意;
(2)观点正确紧扣题;
(3)有理有据有分析;
(4)层次清晰有条理。
生命科学
1.生命科学学科在课堂教学后,一般会布置能在10-15分钟内完成的课后作业,便于学生在课堂教学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实验能力,也利于以后的复习。因此学说应该按照教师的安排,及时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2.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认真阅读题目的内容和要求,参考教材和笔记,正确书写答案。
3.书写要求:除绘图外,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清晰、端正。注意正确标点,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字。
4.绘图要求:作业本上绘图要用铅笔(考试卷上绘图用钢笔或圆珠笔)。要按照生物绘图法绘图。图像轮廓要清晰,线条要均匀;注名要划平行线,统一划在图的右侧;最后填写与的名称。
5.表格要求:要用直尺画线,线条粗细要均匀。表格的名称和项目要填写清楚。
6.实验作业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操作,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和数据,然后按照作业要求认真填写有关的数据、现象,并完成作业中要求回答的题目。
7.作业经教师批改后,学生应认真审阅作业,对答错的题目进行订正。如对教师的批改有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
8.除了书面外,学生应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预习、资料收集等其他方式的作业。
历史
一、厘清认识
历史作业是构成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环节和手段。历史作业的目的由服务教师教学为主转变为服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历史作业形式由单一性转变为多样性、多层次性。历史作业内容由单一性转变为丰富性、趣味性、可选择性。
二、作业目标
(一)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说出或写出历史人物、事实、概念等;能够归纳整理,形成初步历史认识;利用历史事实和概念解决新问题;辨别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并认识其相互联系;把有关局部综合成新整体;判断、比较不同方法、结果等。
(二)获得基本的历史能力
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历史的迁移能力、搜集与整理材料的能力、构建论据的能力(分析、归纳、概括、尝试做出和表达独立判断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对基本史实能够:说出、选出、辨认、列举、复述、识别;对重大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能够解释、说明、分类、归纳、概括、判断;对重要的历史事件能够分析、比较、探讨、讨论、质疑、评价等。
(四)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完成不同形式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树立过程。通过书面或口头交流,能够感受、体验、认同、欣赏、关注、珍惜、爱护、养成、热爱、树立、追求、感悟,进而显示、折射或流露健康健全、积极进取的人生倾向和价值取向,人文关怀、科学理性的社会倾向和价值取向。
三、作业形式
(一)课堂必做
1、认真记笔记,动手与动脑结合。
2、“文献选读”、“读图学史”、练习与测评中的若干题目,积极思考,口头回答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与思维的逻辑性,要正确、重点突出,逐渐掌握有组织地回答问题的方法。
(二)课后必做
1、练习册全部、自编试题、练习与测评中的若干题目、历史小论文等。
2、以书面作业为主,独立、按时完成,写清题号,清晰、整洁、内容正确,要写明章节,注明答题序次,留有一定空隙,以订正。有疑问及时请教。
(三)课后选择做
这部分作业主要针对学有余力或对历史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如“探索与争鸣”、拓展或活动课的内容,通过讨论、探究、小论文、课题、指导阅读等作业形式,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
地理
(一)认真记好笔记,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如遇特殊情况,应向老师说明。
(二)练习要写明章节,注明答题序次,留有一定空隙,以订正。
(三)答题内容要完整、扼要、重点突出,切合题意。
(四)表格要整齐、清洁、美观。
(五)图面着色要求轮廓清晰、色彩鲜艳。填图一律用水笔或圆珠笔,字体端正、均匀;画面要清晰、整洁;符号大小的位置要适当。如填河流名称竖写时都要写在河流的右岸或左岸;横写时由西向东写在南岸或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