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的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只有细微的晨光透过层层的云雾,马路上还透着些许凉意。高三学子已在操场上整装待发,期待着这场虽然短暂却满含着情怀的南京行。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早已让人昏昏欲睡,短暂的午餐休息后,大家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缅怀先烈,振兴中华”的仪式。简短却有肃穆的仪式,安静的让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不仅有着不计其数的辉煌与盛世,在这繁华灿烂的背后,更有无数的艰难与辛酸。那些前赴后继,死而后己的烈士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祖国的强大,换来生活的安定。而同学们已经十八岁了,又能为我们的祖国做些什么?雪白的鸽子也停止了飞翔,安静的驻足在纪念碑周围,似乎和大家一样思考着、感动着。
紧接着大家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历史课本中也不乏对这段悲惨历史记忆的沉痛描述,但当真正看到满墙满壁的死亡名单、深深浅浅地万人坑、真实的历史现状还原图时,内心的震撼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来形容,而沉默代替了一切表达。
一下午的参观体验后,同学们终于等到了自由活动时间。南京的夫子庙就好比上海的城隍庙,各种小吃店,商品店琳琅满目。但是与上海相比不同的是,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览秦淮河的风光。“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都是主人且领悟六朝烟水”,古色古香的古秦淮不禁让我们想起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朦胧冷清的景色有着幽幽的思古之情,但如今早已没有商女犹唱的后庭花了。
次日上午,同学们先来到总统府,这里是蒋介石曾经工作的地方。在通往大堂的路上,竖满了我国领导人在各时期参观这里的照片。大堂正中间的梁柱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孙中山先生毕生所倡导的精神:“天下为公”。在这座富有气势的总统府内,还有着民国时期长长的走廊,各时期的油画,幽静的园子等等,无一不为这座府邸增加更多的生气。
最后。大家抵达了中山陵。沿着一条古树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可以看到高大的三门石碑坊,碑坊上的“博爱”二字是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碑坊前的孙中山先生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着重要严肃的演讲。再经过三百多级台阶,就到了中山陵的最高处。当看到青色的琉璃瓦时,突然领悟这几百级台阶不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要踏着坚定的步伐坚持走下去的真实写照吗?
此次游行,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独特魅力,虽然比不上上海这般的繁华热闹,但浓厚的文化气息深深感染了大家,也暗暗激励着高三学子,为自己明媚的将来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