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7)班的丁佳洁,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18岁,在路上》。
近4个小时的车程,一场以飞速发展的摩登城市为起点,循着漫长历史的发展踪迹,追溯到浓稠而略显沉重的过去的旅程,18岁的我们奔赴在共同的路上。说到南京,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战争与兴废,鲜血与泪水。历史幕幕于眼前铺展,躲不过化为心上的一声轻叹。这个城市太过深刻而沉重了。“金陵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然“一国兴来一国亡,六朝兴废太匆忙”,这片土地,曾爆发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也曾遭遇了长达四十多天的惨无人寰的大规模屠杀。王朝兴废的烈火与南京人民的热血曾染红这片血与泪的天空,但终化成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崛起于百废待兴之间。
万幸!千百年风雨飘摇的沧桑巨变,没有成为其固步自封的牢笼,反而铸就其独有的文化繁荣。历史遗迹的留存,缅怀各重大事件而修筑的纪念馆,诗词歌赋,亭台楼阁无一不在向世人诉说南京的曾经,更掩不住其作为“四大古都”,旅游胜地的自豪。而南京自古以来崇文重教的传统,不仅让其坐拥“天下文枢”的美誉,更使其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文化名城。我们不远千里的奔赴只为见证这座城的今天,缅怀感慨之余,更应尊敬并感谢这座城市,感谢它于艰难岁月中坚强挺过,用不屈与顽强化曾经的伤痛为步入新时代的动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有幸拥有千年历史可以不断反思审视,从极致繁华的天朝上国到血泪坎坷的不屈拼搏再到强大昌盛的现代中国,多少英雄豪杰投身其中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如今,历史的火炬已代代相传到我们手中,纵观这日新月异,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代社会,何尝不是又一个“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任何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都可能实现,任何创世纪的灵感、超现实的声音都可能由我们发出,但这一切都基于我们努力并不曾放弃。我们可能太过渴望与付出同等的回报,因而在看到现实的无动于衷后落寞败走,我们可能不再相信所谓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因而在谈到梦想时无奈苦笑。就像曾经的天朝上国在目睹西方船坚炮利后的落魄难堪一样,我们在看到这么大的世界之后渐渐失去曾经无畏而天真的勇气自信,尤其在当我们得知就连曾经的信条“成功是99%的汗水”都被隐藏了“1%的灵感更为重要”。感谢这句原话的公示,让我们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如果是,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次革新运动,如果是,我们就不会来到这里为自己最后一年的拼搏留下一个纪念。我们忘不了那个想要变好的自己,却又不敢把打破现实的伪装把那个要强的死小孩扔到阳光下,让他哭泣让他为自己的梦想发疯,他,被尘封的太久了。
十八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年纪呢?是毛主席以天下为己任博览群书,求学考察的时候,是周恩来总理与留日爱国青年从事爱国活动的时候。而我们的十八岁,是挣扎在不忍直视的分数与睡眼朦胧的疲倦中的,莫不要哀叹他们在时代乱潮下思索前进之计,我们在试卷猛攻下水深火热。你的理想总需要你的学识为之支撑。他们在18岁付出的努力使他们成为了时代的巨人,我们更应在18岁清楚自己究竟想成为怎样的人,是遵循内心本能的趋优性付出加倍的努力还是用志不在此来解释自己的随意散漫,全然决定于自己。只愿我们坚持的道路能勿忘初心,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只愿将来的我们会为自己在18岁时选择的道路由衷感激并充满自豪,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温柔待此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