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学子风采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集锦

作者:团委学生会     发布时间:2016-10-24 点击数:1166

回顾漫漫长征路,激励伟大兴邦途

八十年前,发生了一件令人激荡、震烁古今的大事件,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大转移。这个长征,不单是长距离路途的远征,还要在途中同它的敌对者:当时中国黑暗的统治阶级、沿途各省的反动军阀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跨越、翻腾、穿行了一路的自然屏障:如湘江的四道防线,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等,这一系列的壮举,正如一位巨人、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历史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向世界表明:中国的革命力量创造的人类奇迹,必会将蕴藏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实现它的目标并且己经实现了目标:推翻腐朽的政权,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什么说长征是宣言书?以当时中国的形势,全国处于分裂的状态,民国政府的统治范围只是中、东部地区,全国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各省的军阀不仅拥有军队,还自拥政权、财权,所以,一盘散沙形容当时的中国毫不为过!当时中国红色政权的割据仅限江西、福建的部分地区,湘、鄂、川、陕等零星座地区虽有影响,但在广大民众心中受当时政权的引导,这些革命星火被认作匪患。而长征的行动,向广大民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动机:推翻没落腐朽的资本主义阶级的统治,让广大民众当家作主!这个鲜明的旗帜经过一路长征的展示,就向全国人民交代了宣言:我们代表了你们的利益!

那么为什么说长征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有別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的军事远征,它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在行进中,红军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当地的民众,就生活、生产、劳动等力所能及地对民众进行帮助,同时向民众解释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谋利的革命队伍。一路上,它们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束自己,对民众秋毫无犯,这些现在说起来轻巧,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自律与坚持,这是红军制胜的法宝之一,使中国革命的种子随着长征一路播撒、繁衍,正如伟人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虽然说长征是中国的不得已的最后的举措,但是,参加长征的战士们用艰难、无畏、牺牲撒播了革命火种,让本据隅中国东南一侧的革命影响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由此,经历过长征的中国革命力量重新站立在历史的舞台上。后来的历史表明: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长征,以它的壮举彪炳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它的伟大不仅仅是它的本身,它传承给了我们每一个敬畏历史、敬畏先烈的人们,它再一次地向世人、向我们展示:中国人,只要你认准方向,有坚定的意志,纯粹的信念,就能够排除万难,实现要达到的目标。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承接长征精神,并用它来指导、激励自己的人生,以中国人的一份子,自豪地担起中国接下来的长征!

 

高一(8)班   张书源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

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中的那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升华。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

长征路上的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那些革命先烈们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得危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可是又惊又险,每一个人只有一块木版,然后把木板架在铁链上,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爬过去,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汹涌的狂澜巨浪中。可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却克服了重重险阻,正因为有这样的惊人的毅力,这漫漫长征路才能取得胜利。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长征的开始,并不是我们红军愿意走的,是被迫的。红军在长征的征途中,一路上得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面对着前后的围攻,使我们的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前面,使红军有了更好的战斗措施,那就是避敌主力,诱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展望未来,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高二(1)班   宋海玲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飞车夺枪打洋行,掀翻铁路炸桥梁,神威惊碎鬼魂胆,抗日英名天下扬!

——题记

最近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我正好又翻出了《铁道游击队》一书,读完这本书,一方面为书中的先辈们的勇敢而叫好,一方面也给我自身留下许多感悟。

这本书写了抗日战争初期,枣庄的一批靠着扒火车和挖煤的工人,在刘洪和王强的带领下逐渐组织起了铁道游击队,他们深入敌后,展开敌后的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那时他们的装备很差,兵力也不够,而敌人在兵力和装备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战士们还是勇敢的和敌人周旋。用短枪和便衣,战斗在敌人据点林立,重兵把守的铁路线上。他们摸敌岗,打特务,在铁路上袭击火车,炸毁桥梁。让敌人望风鼠窜,同时他们用扒火车来“偷走”各种军需品给鲁南军区,为军区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游击队的政委李正。他有着一副五官端正的面容,清秀的面孔上有着一双细长的丹凤眼。更重要的是他还有着一个充满智慧大脑,让他能够被委以重任,领导整个队伍的前进。又一次,敌人围攻微山湖,李正一面派人用机枪打退进攻的敌人,一面让队友换上日本军装,请张兰用日本旗和鬼子打着哑谜,成功的突破了敌军的封锁线。还有一次,因为敌人烧毁了微山湖人民的家园,使得湖边居民一时对铁道游击队产生了不满。这激怒了刘洪 ,他把短、长枪队从微山湖拉出来和敌人硬拼时,李正以自己的负伤,阻止了老洪的蛮干,拯救了铁道游击队。充分体现了革命的大无畏的精神。

此书描写的虽是英雄好汉,但也有一些叛国投敌的人。如黄二,他因忍受不住部队里的艰苦,偷了两匹布后就投靠鬼子了。因为他,游击队中损失了五名队员;不仅如此,他还利用鬼子来敲诈穷苦的工人兄弟,残害老百姓,出卖游击队员的家属和那些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来帮助游击队的人。可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手,最后他还是被前来报仇的游击队员打死在街头。我记得八荣八耻中的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具备的,从小到大养育我们的都是祖国、社会和亲人。所以我们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叛甚至危害祖国。我们还要记住,现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先烈用血汗从敌人手里“抢”回来的。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来报答我们的祖国母亲,来把新中国建设的更好。

 

高二(2)班   许圣义

 

 

 

每个人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常常听人说起长征精神,这到底是什么,又如何学习这样的精神?

两万五千里路,12500公里。相当于地球的赤道直径。红军走完这不可思议的距离,用了整整两年。这一路上遇到的辛酸苦楚,又怎是常人可知的长征的“长”和经历的“苦”,成为了两大特点。然而,与这些一起被传颂的,还有在一路艰难困苦中温暖的互助佳话。仿佛宛如一股清流,缓缓淌进人心。

于是,便有了我们的长征精神:即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

抛头颅撒热血的革命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社会早已不需要我们前仆后继赴疆场。然而反复咀嚼这段历史,我想应该对们略有启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我们各有欲求,我们各有不同,走向的远方,到达的彼岸,不尽相同。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意义就在于,一个人明确了他的人生理想之后,便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长期目标。而这段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路程,正是长征。因此,长征精神的融会贯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我们应当做到的是坚持不懈,永不言弃。这点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在以理想为驱动力的催促之下,许多人都为理想奋力拼搏。于是便有了“我希望每天早晨叫醒我的,是梦想。”之说。论语中也有言,“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我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讲述的便是半途而废的不可取,以及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是决定其成就的重要因素。而在我们每个人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次,是互帮互助。有的人会质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的路,与别人何予也?实际上,我们的圆梦之路上不仅仅主人公是我们自己,还有大大小小多多少少与我们共同前进的战友同行者,辅助我们前进的导师。他们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命,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再则,是勇气。有了上述两种因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当一个人面对未知时,免不了会感到恐惧。而有勇气的人,即使面对困境也不会退缩。胆小的人,是绝对做不到行万里路的。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践行还需要我们共同来完成。21世纪的伟大蓝图,要让中华民族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这一切听起来高深莫测,博大精深难以实现的目标,都需要我们点滴积累,吸取长征精神一步步践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二(8)班   杨嘉雯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8 上海市敬业中学 ICP15052465
地址:上海市蓬莱路345号  电话:021-63685200

beian.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0号
域名:jy.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敬业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3362;累计访问人数:5017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