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学子风采

敬业艺苑沙龙参观《戴敦邦——图说诗情词意》作品展有感

作者:丁江平 郑怡雯 傅越凡 陈雨诗 周玥伶     发布时间:2016-5-18 点击数:1121

师生外出参观美术展览是学校组织开展美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也是新时期美术教学多样化的体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美术馆、展览厅,在特定的艺术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欣赏、观摩、领悟,对于学生审美意识、鉴赏水平、创造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此次参观的是我们敬业校友戴敦邦先生的作品展。

戴敦邦(1938年-),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艺术名家。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55幅,皆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上自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中及唐诗宋词,下逮元明清戏曲小说。他的作品构图新颖,技意精湛,较好地传达出诗、词的意境。忠于原著一贯是戴老先生的创作原则。

这种主动的与艺术作品“对话”,这种近距离的鉴赏与评析,必会让学生领略到艺术作品的深层魅力,产生深刻的艺术感想,造就不同寻常的艺术实践经验,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开拓学生多元灵活的艺术思维,丰富和完善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拓展其眼界。

戴敦邦——《满庭芳》

高二6  郑怡雯

此次画展中我最喜欢的是《满庭芳》。《满庭芳》原是秦观所作的著名词作。其中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为绝唱。戴敦邦前辈所描绘的是整首词最著名的这一幕。无论是遮掩于半山腰后的斜阳,还是微云间数点寒鸦,又或是山脚下孤村旁的流水,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而墨色的渲染,也映射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游子的哀情。在我看来,前辈在墨色的山水风景中点缀了一抹斜阳和旧舍中的灯光,有如词中以美景来表达哀情的笔法。真可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这幅画作是我最欣赏的一幅作品。

戴敦邦——《渔家傲

高二1  傅越凡

画中对人物神色的刻画十分生动,人物脸上与手上的皱纹历历在目,无不暗示了人物所经历的沧桑。

人物手中的兵器,背景的高山落日、边塞归燕,既点明了作画的背景,又与人物一起合成了这幅悲壮的画卷。

这幅画既融合了国画的写意,又不失对人物和景物的塑造,可见戴敦邦先生深厚的功底。

 

艺术欣赏之旅-----戴敦邦画展欣赏

高一4  陈雨诗

此次是我第一次参加画展类活动,体验颇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戴敦邦为范仲淹的《渔家傲》画的插画。画中的老人,脸上皱纹,五官都很立体,阴影处理的很好。虽是国画,但色彩,阴暗处理不输油画,相当精彩。老人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孤苦,没落传达的非常到位。

其次,是一幅也是人物画作品,虽忘了叫什么名字,但现回忆起来,还是能看出画中深意。画中人们,像是在迁徙,大批人背井离乡,个个神情各异。官员是一脸慵懒冷漠,妇孺老人垂头低泣。画中人物性格各异,栩栩如生。 

戴敦邦——《雨霖铃》

高二1  周玥伶

515日的戴敦邦画展上,我欣赏了他的工笔国画。因为是为诗词做的配图,每一幅画都是以一首诗词为依据作画,所以在欣赏画作过程中,很容易进入到画中的意境去体会。比如说他以柳永的《雨霖铃》做画。画中柳树摧折,皓白的月牙挂于天际,着紫衣的词人独坐于船上,呆呆仰望天空,酒器摆于身旁,内心显然愁苦非常。赏过此画再与此诗相映,虽画者只将诗中部分意象挑选出来集为一幅,但加以其想象,笔墨的运用,色彩调和,以工笔画这种细腻的画法表现出来,词人词中蕴含的婉约之风,愁苦之情便被表达得恰如其分。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2018 上海市敬业中学 ICP15052465
地址:上海市蓬莱路345号  电话:021-63685200

beian.png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0号
域名:jy.hpe.cn    中文域名:上海市敬业中学.公益

 

 

当前在线人数:993;累计访问人数:5016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