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午,敬业中学敬业楼八楼的新书推介会隆重揭开首轮推荐阅读的帷幕。参与的同学们早早来到了校八楼图书馆,大家席地而坐,在悠然的音乐声中领略阅读所带来的精神享受。督学傅锦疆老师、金怡校长、马伟书记、图书馆馆长周勤老师、高二年级组长吕根红老师等很多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身影中,与同学们一起感受了阅读给人生带来的启示。在参与的近40位文学爱好者中不乏有阅读见长的语文“学霸”,高二的施玥同学就是其中的一员,她的感受和评价无疑是对本次首批新书推介会最真实的写照,详文如下:
我自己想给予这个读书活动很高的评价——它不是空壳,不是嚷着“人人要读书”的空形式,而是含有真的热爱和内涵,其背后是学生对于书籍的真正探索和深入。也许你读一本书是学习的要求,但你要爱上一本书必须是有你自己独到之解。
这次的读书活动是以“分享”为主要的精神,由两位主持人介绍几本优秀书籍,其实与其说“介绍”,不如说“分享”,“介绍”是告诉你这本书叫什么,作者是谁,再读读简介便差不离了。而“分享”呢,是带有着读者对它的理解,对它内涵的剖析,在精读完整本书后,取其精华与人交流。
来自高二年级的杨逸卿、来佳慧两位同学的主持和朗读是极其卓越的,校长对其的评价:“我还以为是录音,一看原来是你在读。”是十分贴切,我觉得听女孩子温柔婉雅的朗读声着实是一种享受,若非热爱阅读,即使是作为一种放松方式,也是可取的。在朗读中,你可以听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这种深情引起了“我要去看看这本书”的阅读兴趣,这次活动的目的和精神便体现了——我们彼此分享好书、我们彼此分享情感、我们彼此分享见解。
第一次的读书活动很圆满地举行了,它的主题是“孤独",正因为人都不可能永远处于热闹之中,所以终有消静之时,甚至孤独的时候。而读书也是,浮躁的心像流水,什么都匆匆流过,什么留不住,所以我们需要有静的时候,沉下一颗心来读一本书,哪怕只是花一个中午来听下别人分享的好书。
我很想以一种轻松愉快,带有幽默地方式把这个读书活动推荐给大家,可是有些东西必须严肃对待,这次读书活动的主持人是我的朋友,她平时嘻嘻哈哈、幽默有趣,但是她说为了筹备这次活动,她熬夜写稿子,她以一种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非常令我高兴地是,每一位参与这次活动的人都是以严肃的态度来回应她的努力。
最后,与大家共勉余秋雨的一句话:“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让我们在分享中共同获得人生的精彩。!

阅读,悦精彩系列活动之感想——孤独
高二8班 杨逸卿
我想,大抵每个人都曾有过孤独的时候。
无论是在夜深时倚窗凝视,在风景中拍照留念,在人海中徘徊流连,还是在与你,不期而遇之前。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颗害怕孤独的心。
今天我将为你们介绍的三本书,分别就代表了对孤独的三种态度。
首先是《倾城之恋》。
因为离过一次婚而被所有亲人认为是赔钱货,冷眼相待的白流苏在长久的悒郁中孤苦伶仃,虽出身大户,却身如浮萍。乍然遇见范柳原这个人人羡慕的贵公子,白流苏为了摆脱被轻贱的孤寂命运,她费尽心机的试探范柳原,表面上满心钦慕,却步步为营,不过为了他的万贯家财,潇洒姿态,其实他对她说过的话,她一句也不相信。
而范柳原辗转异国,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拥护钦羡他的人不知几何。但实际上,他一直在以光鲜姿态流浪,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是他真正的家。他的内心始终孤独,即使是在遇到了白流苏之后,这样的境况也从未改变。他们本应就此擦肩而过,是纷乱的战火把他们连接在了一起。足足倾覆两座城池才成全的姻缘,背后要多么的惨烈?
乱世中的两个人表面上彼此依靠,情深意厚,实际上只是走进了又一场悲剧,他们注定孤独至死。
相比之下,安妮在《清醒纪》里就表现得和《倾城之恋》截然不同,她的文字总是柔软,简朴甚带有天真,但背后更多的是冷静,理智,决绝,安于孤独。
从下班路上的栀子花,到夏天的大暴雨,从小雏菊,到沉沉夜色中的海边烟火,这些生活的碎片被她一一收集,悉心照料,最终拼凑成了一个丰盛细腻的世界。
她的孤独里,有骄傲,也有爱,更多的是学会如何自处。刻骨铭心的,洒脱决绝的,沉静似水的,这些她所独有的孤独的特质,使得她在人群中,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同于范柳原与白流苏的惊慌失措,安妮一个人,却不逃避,不惧怕,安于现状,从容坚定。
她的孤独,是勇敢。
如果说《倾城之恋》是青年男女的彼此慰藉,《清醒纪》是孤独女子的坚守内心,那么扬·马特尔所写的这本因为李安的同名电影而世界闻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多了更多独属于少年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还没有到18岁,遇到海难,父母双亡。
227天的海上漂流,身边唯有一只孟加拉虎。
能够在辽阔无常的汪洋中幸存,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运气,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灵性和安定,这种东西,我们把它叫做灵犀。
这个少年,我看着他一天天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男人。
起初,他学会了生存技能,让自己得以活下去。然后,他慢慢懂得了如何把敌人变成同伴。最后,他携带着他的无上理想,夜风冰凉,滔天风浪,全都阻挡不了他的孤勇一腔,这个餐风饮露,披荆斩棘的少年,就这样迎着微光,孤身一人,踏过了草木与洪荒。
那个孤独清瘦却执着无畏的背影,成为了我们每个看到这本书,或是这部电影的人,一生只一次的跌宕。
孤独中沉沦,孤独中清醒,孤独中成长。
对于孤独,我们有无数种定义,这三种不过是其中沧海一粟,但每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势必要有个蜕变的过程,它并不愉快轻松,却与你的成长密不可分。
学会孤独吧,这样你才会知道,什么是勇敢,什么又是爱。